全国首个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落户确山,亩均收益达3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8-18 18:19:35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,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新模式。近日,全国首个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在河南省确山县正式落户,亩均收益高达3万元,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。

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。近年来,确山县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助力农民增收。此次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的落户,无疑为确山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项目由确山县 *** 牵头,与光伏发电企业合作,利用光伏发电的余热,为羊肚菌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。该项目占地100亩,总投资约500万元,预计年产量可达50万斤,产值可达1500万元。

羊肚菌,又称羊肚菜、羊肚笋,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。羊肚菌的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,需要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条件。而光伏发电项目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,这些余热正好可以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理想的环境。因此,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有机结合,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
据了解,该扶贫基地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由光伏发电企业负责基地建设和运营,确山县 *** 提供政策支持,农户负责种植和管理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可带动周边1000户农民增收,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。

在扶贫基地的建设过程中,确山县 *** 高度重视,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同时, *** 还组织开展了羊肚菌种植技术培训,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技能。此外, *** 还与金融机构合作,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,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资金难题。

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的落户,不仅为确山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农业产业扶贫新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确山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总之,全国首个“光伏+羊肚菌”扶贫基地的落户确山,亩均收益达3万元,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。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,有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