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助力扶贫,留守妇女月收入突破4000元

驻马店新闻网 阅读:3 2025-08-20 20:19:29 评论:0

在河南省西平县,有一家名为“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”的企业,它不仅传承着古老的西平老粗布技艺,更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该工坊通过吸纳留守妇女参与织布工作,使她们的月收入突破了4000元,为当地扶贫事业贡献了力量。

西平老粗布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这种粗布质地坚韧、透气性好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,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。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,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应运而生。

该工坊负责人表示,为了实现扶贫目标,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。首先,工坊为留守妇女提供免费培训,使她们掌握西平老粗布的织造技艺。其次,工坊与当地 *** 合作,为有意愿参与织布工作的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。最后,工坊通过市场推广,将西平老粗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
在工坊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加入了织布队伍。她们在工坊里学习、工作,不仅提高了自身技能,还实现了经济独立。据了解,这些留守妇女的月收入已超过4000元,为家庭减轻了负担,也为她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。

张女士是西平县某村的留守妇女,自从加入老粗布非遗工坊后,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她说:“以前在家里闲着,每个月只能靠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。现在我在工坊里工作,不仅能照顾家庭,还能赚不少钱,生活好了很多。”

老粗布非遗工坊的成功,离不开 *** 和社会各界的支持。当地 *** 积极协调资源,为工坊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,为工坊的发展注入活力。

在扶贫工作中,老粗布非遗工坊还注重传承与创新。他们不断改进织布工艺,提高产品质量,使西平老粗布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此外,工坊还与高校合作,培养新一代织布人才,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。

如今,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已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它不仅帮助留守妇女实现了经济独立,还让古老的西平老粗布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 *** 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将继续发挥扶贫作用,为更多家庭带来幸福。

总之,西平老粗布非遗工坊在扶贫工作中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传统技艺得以传承,更多家庭受益于扶贫事业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驻马店新闻网